今天是
   首页 > 旧版网站 > 热点聚焦
高校“十三五”科技发展划定新跑道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1-03]  阅读次数:[]

如果时间可以向前快拨,2020年时,高校将把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带入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中国的科技将会呈现出怎样的图景?

教育部今天发布的《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为此给出了答案。这也标志着未来几年我国高校“十三五”科技发展有了新跑道。

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抢占战略制高点

“全面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是高校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落实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速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根据新发布的《高校科技发展规划》设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质量和国际学术影响力实现新的跃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增强;开放协同高效的现代大学科研组织机制基本形成;引领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支撑力量。

聚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需求引导的基础研究是“十三五”期间高校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规划,今后,高校将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整合高校基础研究优势和特色,建立遴选和组织高校优势领域重大项目的运行机制,围绕可能催生重大创新和深刻影响未来发展的脑科学、纳米科技、全球气候变化应对、量子信息等前沿科学领域和严重制约国家发展的信息、能源、安全、材料、深海、深地、深空等重大战略领域,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医疗卫生、健康保障、现代农业等民生领域,引导科学家集成跨学科、跨领域的优势力量,加快重点突破,提升高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源头供给能力和水平。同时,引导高校面向市场需求,立足基础研究和多学科协同优势,前瞻性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战略高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源头供给。

按照《高校科技发展规划》的设想,未来几年,我国高校将通过推动实施更加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创新科研团队资助模式等方式,加快培养聚集一流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瞄准国际科技前沿,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在高校培育和建设若干高水平国家实验室,推进科技创新大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校科技经费总额达5936亿元,较“十一五”时期增长约78%。高校牵头承担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大批“973”“863”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牵头承建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的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的5项,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总数的60%,获国家科技三大奖占全部授奖数量的60%以上。在暗物质、干细胞、拓扑绝缘体、量子隐形传态、高强度氮化硼、半浮栅晶体管、超级计算机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坚持支撑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深化科技与经济融合,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实现动力转换,是高校科技支撑发展的直接体现。

《高校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高校将积极参与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撑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加快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和加强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

为了推动创新链与人才培养链有机衔接,今后国家将坚持科教融合,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撑高校特色发展和优势学科建设,加快科技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高水平大学牵头组建若干国际领先的国家实验室、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和一批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制高点。

我国高校目前所拥有的条件为这些目标的达成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十二五”期间,高校服务产业、企业和社会需求获得的科研经费总额超过2028亿元,占高校科研经费总量的33.8%;科技成果直接交易额超过196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年发明专利授权总数的26.3%。我国高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基于论文及其被引次数的国际学科评估中,2010年到2014年,进入世界前1%的学科从335个增加到616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的高校从104所增加到164所。

构建科研组织新机制,破解创新链“肠梗塞”问题

根据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高校科技发展规划》立足高校科技体制特点,将在打通阻碍创新障碍和全面提升创新效率上集中发力:

到2020年,我国高校将基本建成开放、协同、高效的现代大学科研组织机制,进一步完善多学科交叉融合机制、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网络、军民融合机制,牵头建成一批国际创新合作平台,牵头组织若干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同时,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评价改革、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稳步推进。

根据《高校科技发展规划》设定的路线图,在学科开放融合方面,未来几年,我国高校将建立需求导向的交叉学科发展机制,大力推进学科开放和交叉融合,促进新兴学科形成,培育特色学科,构建交叉学科体系,同时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交叉学科发展评价机制。与此同时,通过健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创新平台共建共享、加快推进高校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源共享等方式,推进与其他创新主体大规模协同,加强军民科技融合创新,提升国际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此外,《高校科技发展规划》还明确提出,未来几年,我国一方面将通过完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机制、完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制度、推动地方建立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制度、建立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高校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服务体系等方式加大投入建立高校科学研究稳定支持制度,另一方面将大力推进科研组织方式和聘用机制改革、深化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进科技评价机制改革、深入实施高校“2011计划”和高校创新平台体系建设计划等十大举措,作为深化改革的重大配套措施。

· 中国工程院院士做客“胡杨林大...
· 研究生院研工部党支部与研究生...
· 西安科技大学在2023年中国研究...
· 学校召开秋季学期研究生期中教...
·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 艺术学院举办“胡杨林大讲堂”
|
|
|
|
|
|
|
|
|
|
|
|
|
|
|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地址:雁塔校区北院教学主楼二楼,临潼校区骊山校园综合楼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