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 旧版网站 > 热点聚焦
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背景、意义与行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5-25]  阅读次数:[]

自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以来,中国研究生教育也随之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张,至2010年,在校研究生人数已达到153.8万人[1],这一数字可比肩美国。成绩不可否认,问题也不可忽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一直受到质疑,生源、结构、师资、评价等也成为研究生教育讨论的重点。面对以上问题,改革势在必行,一切改革的起点都应回归事物的本源,就研究生教育学而言,学科建设无疑是其本源中的应有之义。本文因此着眼于研究生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问题,分别从背景、意义、行动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话语背景: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问题的提出

新学科的产生一般出于两条路径,其一是因知识的急剧增加而导致的学科交叉与分化,其二是因实践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而孕育出现的全新学科。对教育学而言,第二条路径更为重要,正所谓“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2],教育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须起于问题、源于实践。同样,研究生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中的一支,也要依照问题路径展开,其所探讨的主题需围绕研究生教育实践开展,并随实践变化而变化,随实践深入而深入。要回答研究生教育实践中遇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哪些矛盾?这些矛盾有何特点?这是研究生教育中的特有矛盾还是高等教育中的普遍矛盾?”等,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明晰研究生教育学当前所处的形势,而这需要对当前的背景进行必要的分析。

(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研究生教育

20世纪末,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就已经受到重视。1999年,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就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抓住机遇,使学位和研究生教育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的指导方针。2015年,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问题被纳入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整体教育框架中,刘延东副总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上多次指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要取得新突破,就必须把建设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放在首要位置。”[3]“双一流”建设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一件意义深远的工作,这既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背景,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研究生教育学应该作出何等贡献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机遇面前,研究生教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其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都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从2000年开始,研究生招生数以每年30%的速度快速递增[2],一套相对完善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与质量保障体系也随之逐步建立,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条件的单位在学制完善、培养模式、师资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和探索。这一系列工作的结果是有效的,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起,我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中约有75%以上的科研项目都是由在读研究生参与完成的[4],这个数字可以间接说明,研究生教育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所以,无论是量的积累还是质的提高,都鲜明地昭示出研究生教育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二)处于矛盾发展之中的研究生教育

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研究生教育同样如此。深处研究生教育实践之中,研究生教育学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比比皆是,如研究生教育“入口”环节优质生源不足的问题,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缺乏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的问题,研究生教育“出口”环节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强、人职匹配度不高的问题,也有学者将这些问题归结为质量问题(结构问题、制度问题),等等。表面看来,当前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矛盾都是由现实问题累积而成的,但是这些现实问题暴露出了研究生教育学发展路径、发展理路与发展思维之间的深刻冲突。

就发展路径而言,研究生教育面临着“上”与“下”的矛盾,“上”指向行政力量的控制,“下”指向高校的治理与市场的调控。如培养规模,是以行政干预为主还是以劳动力市场配置为主?再如学位授予,是以政府统一配置为主还是以学校自主调节为主?所有问题都指向政府职能之定位。如何逃离计划主导的“一抓就死”与需求导向的“一放就散”之间的矛盾?如何切实实现由单方主导走向多元引导、由行政审批走向共同治理的道路?这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中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

就发展理路而言,研究生教育面临着“中”与“西”的矛盾。当前研究生教育学的发展理论无外乎“因袭”与“模仿”两词,奉西方研究生教育为圭臬,将向西方学习视为最先、最优、最简、最快的选择,因而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齐齐“向西看”,而本土研究生教育学、地方研究生教育学的探索则相对滞后。诚如陈平原先生所感慨、所忧虑的:“办大学,借鉴国外容易,坚守自家的特点反而难。”[5]当然,这不单单是研究生教育学抑或教育学自身所面临的问题,更是我国几乎全部社会科学都面临的问题。

就发展逻辑而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逻辑面临着“学术逻辑”与“社会逻辑”的矛盾。“学术逻辑”与“社会逻辑”的思想来源已久,早在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在分析高等教育哲学问题时,将确立大学地位的主要途径归纳为认识论与政治论两种,其中,认识论主张大学须以“闲逸的好奇”来追求高深学问,而政治论则主张“大学学术必须服务于社会与国家”[6]13。虽然杜威最后通过实用主义将“认识论”与“政治论”合流,进而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引向了新实用主义的道路,但就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来看,“认识论”与“政治论”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这集中反映在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上。以博士生培养目标为例:是要坚守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视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为末端?还是要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时势变迁,提供给研究生多元化、高质量的学习经历?这也需要研究生教育在实践中作出回答。

由以上所述可见,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成就与问题并存,说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的并存阶段,正如布鲁贝克所指出的那样:“高等教育实践中矛盾错综复杂之时,就是检验这些实践的理论基础之日。”[6]2这昭示着我们认识、分析、研究和解决研究生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迫切需要一种理论的指导、思维的转变、系统的认知与整体的设计。在此背景下,若仅仅将研究生教育视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支分流,其发展的独特性与价值则难以得到彰显,在研究对象分析上的明晰度和问题解决中的穿透性都会显得不足。因此,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呼之欲出,这既是时代需求之必然,也是知识分化之必然。如此,从构成学科的三大问题——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出发,科学地确立研究生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揭示其研究性质,界定其研究范畴,探讨其基本原理,发现其运行规律,既是建立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工作,也是一项关键工作。

二、意义探索: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生数量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关于建立专门的研究生教育学或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的呼声日益强烈,但研究生教育学的实际发展还是相对缓慢,即使是在已经存在的研究生教育实践中,也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与问题,这不仅体现在数量、规模方面,更体现在质量、效率方面。面对这些问题,统合力量、共谋发展是研究生教育学发展的必然需求。为达到这一目标,研究生教育学必须要走上学科建设的道路。

(一)积聚力量,为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站在应然的角度上,研究生教育学的研究力量与研究方法应该是多维度的,这是研究生教育学自身具备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正所谓“当构成整体的不同成分不可分离时,当在部分与整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反馈的组织时,就存在复杂性”[7]。学科复杂性的特征决定着学科研究视角的多元性。但目前而言,无论研究生教育的研究队伍,抑或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就研究队伍来说,当前研究生教育研究者的组成一般有三部分人:一是研究生教育实践工作者,二是广大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三是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工作者。这样的人员构成一方面使得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呈现出研究角度的广泛性,“这种集体研究,通过妥善的报道及不同专家的汇集,有助于博学之士了解各专业的特殊贡献,融会贯通,促进更为广泛深入的了解”[8]。另一方面,不同来源的研究者之间并没有达到“融通”的状态,研究壁垒与分析屏障依然存在,“散兵游勇”式的研究队伍使得理论研究无法支持实践行动,实践行动无法滋养理论研究,真正的知识联盟或学术联盟尚未形成。而在问题的研究方法方面,当前的研究方法仍以实务性问题“一事一议”为主,缺乏理论抽象与理论关联,实际问题难以转化为学科问题,这既不利于学科理论知识的积累,也难以对研究生教育实践形成真正的指导作用。所以,从研究队伍与研究方法两方面来看,建立独立的研究生教育学是研究生教育实践发展的切实需求,只有以学科为中心,才能实现聚集研究力量、规范研究行为、累积研究成果的目的,方可最终实现对研究生教育实践的有效指导。

(二)深化研究,为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层次和研究领域已经得到确立和认可,但是,作为一门学科,从学术上得到身份确认并跻身于学科之林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最根本、最迫切的任务是确立研究对象,明确学科性质,建构清晰的学科概念体系。

研究对象是标记学科范畴的重要指标,是一切学科构建的起点。研究对象的确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学科发展的不断深入,研究对象才能获得更为精确的界定与完整的把握,因此,研究人员对研究对象的把握与认知程度是衡量一门学科是否可以被称为“成熟”水平的标尺之一。认识研究生教育学,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研究生教育。从教育阶段上看,研究生教育是继本科教育之后的高层次教育阶段;从教育特性上看,研究生教育是将传播已有知识的教学与作为发现新知识的科研相结合的教育形态,比较而言,后者更为重要。在此基础上,作为独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学,其研究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研究生教育活动本身,而更要聚焦研究生教育实践中的特殊矛盾与一般规律。

学科性质是对某一学科的基本形态与本质属性的讨论,研究生教育学既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处在持续的关系之中:一方面,研究生教育学自身的学科体系是独特的,它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整体系,站在这个角度上,研究生教育学学科性质的定位又应基于“应然”与“实然”两条思维线索展开:一是从应然层面的理论分析入手,讨论“研究生教育学理想的发展状态是怎样的”;二是从实然层面的学科实践入手,讨论现实发展中的研究生教育学呈现出什么样的学科属性。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密不可分,整体而言,研究生教育学可以被视为高等教育学学科群中的一门分支学科,是高等教育学相关原理、理论、方法在研究生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应用和深入。只有从“独特性”与“关系性”两方面入手,才能获得关于研究生教育学学科性质的全面定位。

学科体系是学科概念与结构框架的系统集成,建构学科,既是确立学科地位的重要工作,也是深入学科研究的重要任务。从研究生教育学的发展来看,研究生教育学始终处在一种社会的、人文的情景之中,这种关系性决定了其所具备的超强实践性,研究生教育学所要探讨的问题必须是具体的、生动的、因时因地应用的。应用是一种反思性的实践过程,它不单单是一般理论在研究生教育活动中的适用与推广,更是对于研究生教育学实践本身的反思,是对研究生教育学实践的元思考。我们分析研究生教育学的研究体系,最终目的不是提升单纯的理论认识,而是要提高我们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回应时代对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回答“怎么办成?如何办好?”的问题。正如一些学者所言:“研究生教育学不仅要揭示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还必须要提供有着充分‘辩护’的研究生教育实践的规范理论。”[9]

正是基于矛盾分析与规律探讨的学科研究,研究者才可以从研究生教育的具体工作、具体事项的叙述中走出来,进而立足于对矛盾的分析、关系的研究、规律的探索,构建逻辑的学科体系,从而使研究生教育学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与学科发展动力,这不仅为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更为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整合与体系完善贡献 力量。

三、行动指向: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科体系的原则与基本条件

(一)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建设学科不能盲目而为,而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可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思路。就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现实发展而言,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需遵循需求与引导相结合、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经验总结与理论思辨相结合三大原则。

1.需求与引导相结合

任何学科只有在适应和满足国家、区域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成长起来,也只有持续不断地向外供给智力支持,学科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因此,研究生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首先应该是需求导向的。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航空学研究生教育为例,其成长史就可以被视为为美国航空工业不断输送尖端人才的培养史,这为保持普林斯顿大学在全美工科教育中的领先地位起到了支柱性的作用。

学科是一定时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学科需要满足外部的需求。但是,学科建设也不可亦步亦趋,不能仅仅止步于需求的满足,还要在此基础上,具备一定的主动性与超前性,引领社会进步,带动国家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否则,研究生教育学就不能成长为优势学科或特色学科。要增加研究生教育学学科的引领功能,就要注重发挥研究生教育的“拔尖”作用,即除了要注重培养优秀拔尖人才之外,还要充分发挥科研工作的前瞻性,了解、熟悉、跟踪、掌握世界一流大学的科学发展动态与趋势,精准把握科学发展的尖端与前沿。

2.借鉴与创新相结合

研究生教育学处于初创和成长阶段,在学科发展上,借鉴其他相对成熟学科的发展思路是不可避免的。正如迪尔凯姆所言:“当一门学科正在产生的时候,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借鉴所有现成的科学,将这些学科中宝贵的经验弃之不用,显然是很不明智的。”[10]研究生教育学总体上属于教育学科的学科范畴,与教育学及其相关分支(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学等)在内容、方法、视角等诸多方面具有相通之处,因此具备借鉴这些成熟学科助力自身发展的条件。在保持研究对象独立性的基础上,以此建立研究生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可以被视为一条捷径。

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学也要守住自身,需要坚守住其特有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视域。研究生教育是从高等教育中孵化、发展出来的,它具备一些不同于高等教育的新品质,如其研究性特征(注重科学研究)、高层次特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人类实践结合的直接性特征(其输出成果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等等。研究生教育的独特性便是研究生教育学特殊性存在之基础,这些特殊性要求我们不能单单囿于借鉴的层面,更要面向问题与实践,扎根于本土、扎根于时代,实现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创新发展。

3.经验总结与理论思辨相结合

经验总结是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构的重要方式。经验是学科构建理论体系的基本素材,也是构建理论体系的基本来源。但是,体系并不是多个经验事实的简单叠加,学科体系的建立必须在思辨力量的支配与指导下,在对事实联系的分析与概念逻辑的演绎之中才能不断呈现,进而探索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实践间的必然联系与理论间的共鸣反应。在经验与思辨的不断互动、彼此促进中,学科的理论体系才能得以建立。

当前研究生教育学正处在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理论的初步形成期,可以说是研究生教育理论体系进行前瞻性探索的重要阶段。因此,经验与思辨结合、实际与理论结合,从而加强对研究生教育学基本问题与学科建设的探索应该是当前的工作重点,这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科学理论思维需要“将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11],再由抽象的规定上升为具体的思维,从而奠定必要的、扎实的研究生教育学理论基础。

(二)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条件

建设高水平学科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几项基本的条件:高水平的学科团队与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稳定的前沿研究方向与研究平台、充裕的科研经费与有效的资源支持等。其中,团队建设是核心,研究平台是关键,经费与资源是基础。

1.培育高水平的学科团队和学科带头人

人力资源是发展的第一资源,高水平的学科团队是学科建设的主导力量,也是核心力量,更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必备因素,可以说是学科建设的生命之源。良好的团队建设必须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何吸引新人才、整合现有人才形成有效团队?团队中如何形成不同年龄结构与受教育背景结构的分层梯队?如何消除学科壁垒,凝聚团队核心力量?如何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以何种标准评价、激励团队中个人的教学水平与学术能力?如何打造团队中的领军人物?这些相关问题都是学科团队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团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其基础性决定了其重要性。正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马丁·特罗教授所认为的那样,要使高等学校的地位得到升迁和变革,无论国家采取什么行动,最终都要由争取著名教授和出类拔萃的年轻教师,争取科研经费,争取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等的市场力量来决定[8]28。当然,除了稳定的学科团队之外,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技术专业之所以被称为世界顶尖的学科,就是因为两位教授的存在:一位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密立根教授,另一位则是我国著名火箭专家钱学森先生的老师——冯·卡门教授。就目前研究生教育学的学科现状来看,虽然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很多,涉及高等教育理论建设者与高等教育一线实践者,但尚未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团队。可以说,“人”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中最重要、最革命但也是最稀缺的要素,这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2.构建稳定的前沿研究平台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研究生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更要注重科研工作,研究生教育的根本在科研,研究生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人才培养的问题,更应该对社会上那些最令人困扰的问题进行尽可能深入的思考,这是对高深学问的探究。从这个角度讲,在研究生教育中,科研相对比教学重要。要发展科学研究,必须搭建平台,一流的平台是吸引人才、资源的基础,也是创造前沿科研成果、培养高水平研究者的阵地,提供高水平的平台基地建设既需要面向国家需求,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国家文科基础科学研究和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也需要面向地区需求,如大学科技园、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产业化基地建设,更需要面向教育自身人才培养的需求,如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等。在此过程中,研究生教育学要以“研究生教育问题”为连接点,依托交叉学科,充分整合资源,努力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构建起学术性、战略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发展平台。

3.提供丰富的经费与有效的资源

能否获得学科建设所必需的师资团队与高水平平台,归根结底取决于资金的供给是否及时、持续,源源不断的资金供给是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科建设在资源市场上是否居于有利位置,一方面取决于社会与市场的力量,取决于能否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国家政策与项目的引导和规范,取决于能否吸引国家资源的落实。争取学科建设在资源市场中的有利地位是世界各国教育投资表现出的共同特征。近年来,我国教育财政拨款不断加强,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之下,高校学科建设的投入经费远超世界其他国家。但在合理分配与使用经费方面,制度性建设仍需加强。就现实来看,当前政策总体指向是投入重点大学的重点学科,但就实际效果而言,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并未有效达成,过度倾斜的政策实施不但引发了人们对公平问题的讨论,更导致了一系列关于教育伦理问题的讨论。前车之鉴须引以为戒,为避免在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上重蹈覆辙,从研究生教育学发展的初始阶段,就要从制度层面处理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中经费政策的制定问题,政策的公平与正义是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当然,资金并不是全部,要实现物质的有效支持,资源的整合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学科建设本身便是涉及学校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对外交流、平台建设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因此,如何实现学校、学院、研究所与各个行政部门之间的顺畅对接仍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问题。

· 中国工程院院士做客“胡杨林大...
· 研究生院研工部党支部与研究生...
· 西安科技大学在2023年中国研究...
· 学校召开秋季学期研究生期中教...
·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 艺术学院举办“胡杨林大讲堂”
|
|
|
|
|
|
|
|
|
|
|
|
|
|
|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地址:雁塔校区北院教学主楼二楼,临潼校区骊山校园综合楼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