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 旧版网站 > 热点聚焦
论导师在研究生良好思想道德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6-11]  阅读次数:[]

从1999年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产生5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篇提名论文。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包括提名论文)可谓是百里挑一。对这些获奖论文的分析,我们发现一个值得探究的现象:作者的指导教师囊括了我校所有院士和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主干学科名师。这是否是对“名师出高徒”的应验?我们带着这些疑惑,专题设计了相关思想道德培养的话题对导师和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听取了导师对培养研究生良好思想品德的理念和实践介绍,也听取了学生关于导师所言所行对他们产生深刻影响的情况汇报,然后将两方面情况进行相互比对和印证。研究发现:学生和导师普遍认为,完成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不仅是对博士生智力因素的考验,也是对其包括思想道德等非智力因素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检验。在经受这些考验的过程中,导师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表率作用,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奉献精神

许多研究生在读研前对大学老师的工作生活情况了解不多。他们和社会上一些不知实情的人一样羡慕大学老师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平时对时间的自主支配权,二是每年有两个法定的假期。言外之意是说,这是一份轻松自在的工作。可是,等他们真正与导师朝夕相处一段时间后,他们的看法就会与先前大相径庭。他们体会到高校教师是一个忙碌的群体,导师的工作常态更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有的学生说,除非上课或出差,无论晴天还是恶劣天气,导师总是上午8点以前来到办公室,12点才离开;中午用过午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稍微休息后便开始工作;晚上也时常工作到很晚。老师一直要求课题组的博士生每周一次、硕士生每两周一次进行课题进展汇报,从未间断过。通常在硕士生进行一下午的汇报后,匆忙吃晚饭,有时甚至来不及吃饭又开始博士生的汇报。一般历时6小时,导师始终聚精会神聆听学生的研究进度,还在关键处给出指导意见。半天下来,我们累,老师更累。但是这个汇报的传统很少被打断过,即使赶上汇报当天有事,也会推迟到次日。导师就是这样一个尽职尽责的人。导师家离学校很近,办公室却成了他呆的时间最多的地方,节假日不休息是常有的事。有的学生说,导师平时大部分时间被教学任务和繁杂的日常事务所占据,但他依然潜心科研。为了完成紧急任务,很多时候带领我们一起通宵达旦不知疲倦地工作在第一线。有的导师已过古稀之年,仍然工作至深夜,学生的论文几易其稿,几乎每页都留下导师修改的痕迹。有的导师已经去世了,学生还珍藏着导师亲手修改过的论文手稿,对导师充满敬仰之情。导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崇高的,这是力量的传递,精神的传承。很多学生就是在亲眼见到导师夜以继日辛勤工作,全神贯注投入科学研究的状况后,激发起自己发奋图强的决心和信心的。

有一些已经入学的研究生常常抱怨所学专业枯燥乏味,不是自己的爱好。有的导师开导说,他们当年学习石油专业也不是完全出于自愿或兴趣。一个高素质的学生应当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有能力去发掘每个专业的趣味,然后努力培养自己的学术兴趣。兴趣并不全是天生的,更多是在实际学习、工作中培养出来的。没有不好的专业,只有不好的学生。如果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也很难做好其他事情。研究生首先要敬重自己的本职工作。凡是有成就的科技工作者都是依靠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并经历长期的昼思夜想和穷究不舍后取得的。例如,王铁冠院士说,现在的生活和科研条件比以前优越多了。研究生要珍惜这样的环境,利用好这样的便利条件。以前搞科研费很大周折的事现在唾手可得。在没有网络的时代查阅资料是很困难的。1988年,他从美国回来时带了三份重要专业期刊,归国后他自费订阅这三份期刊每年要花200多美元。有人说,你一年的花费就可以买一台好的进口彩电。他却说这些刊物比彩电重要,自己的工作离不开这些期刊。那时候,他每次到北京出差都要花2~3天时间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查阅资料,早上进去把期刊抱过来一份一份翻检,直到图书馆工作人员午休时把他“赶”出来,只能在门口等下午两点半开门再进去。图书馆一位工作人员得知他是从湖北专程来查资料后深受感动,破例在午休时把他锁在期刊室里继续工作。后来这位工作人员把每个月新到的期刊文章目录复印寄给他,他把需要的文章标识后再寄回去,工作人员复印文章之后再寄给他。这位工作人员多年来义务传递资料,直到退休时还嘱托新进的人员继续为他提供文献资料。现在,已近耄耋之年的王铁冠院士每天提早到办公室,中午在学校食堂用餐后在办公室稍事休息便又开始工作。每天下班后人走楼空没有杂务缠身的时候是属于他静心科研的时间,假期更是科研的黄金时间。正是长期不懈的钻研和付出垒积出他不俗的成就。

研究生大多数怀有在科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壮志,但不少人眼高手低,缺乏实现理想抱负所需的执着和韧性。尤其是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下,好多人不能静下心来深入钻研。沈忠厚院士经常说,做学问要敢于坐冷板凳,甘于坐冷板凳,不能赶“时髦”一窝蜂地去追热点,这样很难出成绩。搞科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候一年、两年甚至十年都出不来成果,这个时候就需要保持头脑清醒,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你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是否可行,如果可行那就要有坚强的毅力,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真正热爱科学的大家对工作的热忱和投入不会因退休而减弱,不会因年老而衰退。科研永远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八十多岁高龄的沈院士仍然心系祖国的石油事业,一直关心钻井技术的进步。他经常到实验室指导工作,还亲自参加技术方案论证会。他的书房摆满了各类书刊,就连书桌左右两侧都摆放了五六十公分高的书刊资料,把整个人都“埋”在书堆里。学生去他家里,总是看到他拿着厚厚的放大镜看书学习,把重点的地方勾画出来,还经常给学生推荐好的文章和书籍。

刚刚跨入师门的研究生常常显露出一些与科研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观念和行为。导师正是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看到了学生言行的偏差,他们以自己的言行给学生解疑释惑,使学生逐渐走入学术研究的轨道。要引导学生实现这样的身心转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导师也会有一定的约束措施使学生逐渐习惯于这种生活。有的学生说,导师一般会明确规定每天的作息时间,要求他们严格执行。导师每天都会去工作室看大家是否在工作岗位上,及时了解并督促学生的课题进展。这种较为严苛的时间要求起初未免让人不适应,甚至觉得有压迫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适应,也就逐渐习惯这种节奏了。显然,这种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几乎都在工作室的生活是枯燥的,但当一个人真正地沉下来心无杂念地投入科研中时,也是非常充实的。

二、求精精神

很多学生对导师在本职工作中不敷衍、不苟且,兢兢业业地追求完美,甚至追求极致的求精精神印象深刻。求精首先是高标准严要求对待工作。沈忠厚院士经常对他已经做了教师的学生说:“做个好的工程师容易,做个好老师难,当老师必须要知道学生想听什么,能听懂什么;作报告的时候,面对不同的人,同样的内容讲法就要有所变化,这样才能适合不同口味的人。”沈院士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他还常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会在工程实践中出大问题甚至大事故,似是而非的东西不能写,模棱两可的结论不能下,一是一,二是二,试验和计算数据要经过多次验证无误后才能公开发表,否则会误导别人。学生的每篇论文他都会认真细致地修改,小到标点符号都会标出来。他对学生说,不要觉得一个标点符号错误不算什么,改不改无所谓,一个标点符号可能会影响整句话的意思,有时会误导读者。时铭显院士的一位学生回忆道:时院士在教学工作中严谨细致,每次讲课都要补充新的研究成果;他上课用的讲稿,书写认真,很少涂改。他对自己的研究生交出的实验数据都要认真分析,仔细核算,对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学术论文、报告等每次都会认真修改完善。这位学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时,开题报告中文献综述的引言部分,时院士就修改了近三分之二,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他留校工作后,时院士对他提交的申请自然科学基金报告进行了多次修改,强调了难点,突出了重点,使他深受教益。王铁冠院士要求学生的学位论文要有饱满的工作量。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到现场或野外采集样品,学会在实验室做具体的实验工作,主要数据要从实验中获得,不做空头论文,决不允许随意剔除或人为更改实验数据,学生做出的数据导师要审核。这样会让学生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导师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时常警醒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处处认真细致。

导师不仅把精益求精的思想观念传递给学生,还要督促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具体贯彻执行,把求精的要求落实、落细,找准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严谨诚实的学术道德规范。有导师指出,注释的规范使用是培养学生严谨学风的重要一环。注释可以为读者提供查找相关资料的线索,进一步了解并验证作者的结论和成果的可靠性。注释也体现作者尊重和保护他人知识产权的学术道德。当下,注释还为文献信息的定量统计提供基础数据。有些学生经常出现该注释的地方不注释,或者使论据缺乏依据,或者让人分不清是别人的观点还是作者的观点,甚至掠人之美,顺手牵羊把前人的成果写成是自己的。不管是无意或有意,都是违背科研道德的行为。有的导师提出,培养研究生严谨诚实的作风要有严格的制度作保障。做实验是很辛苦的,高温高压的实验还有危险性。有时导师会安排不同的人做相同的实验,不是只做一套,要做两三套,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这样学生能够严谨细致地对待每一个实验步骤,杜绝偷懒耍滑等不良想法。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作风,而且也会有效地避免实验误差等影响因素。国外也有这样的检验验证办法和制度。有的导师强调,学生平时要养成在读书、做实验时及时做笔记或记录的良好习惯,一些当时举手可得的资料出处和实验条件,不经意没有及时准确记载,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记不清楚了。当写论文需要这些资料时,有的可能已经回忆不起来了,有的需要费很大周折才能找到,工作的效率会很低。一位学生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后说,刚开始看文献时,为了加快进度,看完一篇文章随即就看下一篇,时间一长,文章看了不少,但基本没什么印象。有一次,老师与他交流看文献心得,问他看过的某篇文章内容,他却基本上都忘记了,一时回答不上来,当时很惭愧。老师建议他看过的文章要及时总结归纳,做好读书笔记以便日后查阅。此后,他把看过的每篇文献都及时进行记录总结,包括作者、题目、年份、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存在问题和自己的感想等。一段时间下来,已经总结了好几十页,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很快。他终于养成了看文献及时总结归纳的好习惯。长时间的尝试后,他感觉这不仅可以帮助加深记忆,还会提高对于文献核心主旨的把握能力,受益颇多。这些方面的精细训练是做出高质量论文的基础。

三、仁爱精神

有导师认为,与美国导师相比,中国导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培养,美国导师除了学术上的事,其他一概不闻不问,顶多就是毕业时写个推荐信。中国导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心学生生活方面的事情,甚至关心学生的婚姻大事,这与中外不同的文化传统有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是做好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导师们有不同的途径接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李根生院士向来以平易近人、关心学生而深受学生爱戴。他们实验室每年9月份有迎新活动,介绍大家相互认识、相互了解。6月份有毕业生欢送会,师生一起活动或聚餐,每个研究生都要做毕业总结,用几句话总结读研期间最自豪的几件事或收获最大的几件事。有的同学讲得热泪盈眶,非常动情。每逢元旦、中秋等节日,实验室通常要举行“家庭聚餐”,师生欢聚一堂,唱歌、表演节目,气氛和谐融洽。平时还定期组织师生爬山、骑车、郊游、体育比赛和户外拓展训练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增加团队成员的交流,在活动中师生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完全忘却了平日科研的压力,有效地融洽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这种积极健康的活动带来了学生们阳光向上的心态和生活态度。

有的导师请毕业生在离校前以无记名方式就导师对自己的培养工作、师生关系等进行评价,也可以给学校、实验室和其他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导师说,他想听学生的真心话和真实感受,同学们要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写好后投到老师的信箱内。学生平时不方便袒露的情感这时毫无顾忌地吐露出来了,这些留言都是情真意切的肺腑之言。这些留言对实验室优良传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褒奖,也对某些不足提出了中肯的看法和建议,对以后改进实验室工作、融洽导师与学生的关系起了很好的作用。有一位导师保留了很多届毕业生的留言。

有的导师的孩子与他们所指导的研究生年龄相仿,或者学习经历相似。他们通过与子女的相处了解现在青年人的思想特征和对老师的评判,如喜欢说话风趣、做事严谨、干净整洁、亲近学生的导师,希望导师能够发较多的科研补助,在毕业时能够给推荐好的工作单位等;不喜欢严肃古板、邋里邋遢、信口乱说、盛气凌人的导师。有的老师像朋友一样加自己学生的微信,看到学生发朋友圈的信息也会时常点个赞或说些关心鼓励的话,通过微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总之,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导师形成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长效机制。很明显,学生也都期待与导师有情感的交流。有位学生说,当下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有三种情形:一是“老板”与“雇工”的关系,二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三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第三种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近乎“亲人”的感情,双方有情感的交流,学生觉得导师是亲近的,学生感恩自己的导师。

导师对学生学业上要严格要求,该批评的就批评。老师的严格要求,有时也会让一些学生不理解,尤其是导师认为学生论文达不到要求而需要延期毕业时,个别学生会记恨导师,甚至有不理性的言行。学生因各自的家庭背景、能力、志趣、性格等各不相同,差异性也比较大,导师与学生相处的方式也不一样,一部分学生就会产生厚此薄彼的感觉。师生关系不可能总是和谐的,有时也有矛盾,关键是要妥善处理。导师要让学生明白,严格要求是科研工作的内在要求,是对学生成才的期盼和负责,而不是刁难。导师对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是不允许的,对考试作弊和考后找老师要分是不容忍的,这些要求一点也不过分,这是原则问题。导师在原则问题上的坚守使学生知道在这些问题上是不能掉以轻心的,这更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理解。

有的导师说,导师对待学生既要讲原则,又能宽容学生的错误,给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逐渐成长的机会和环境。有一位学生记述,他的导师总是面带笑容,和蔼可亲又不失庄严。同学们在做项目中犯了错误他也是耐心地指导,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同学。记得有一次和导师一起加班赶制项目汇报多媒体材料,他一时疏忽没保存已经制作的内容,瞬间大半天的工作荡然无存。他当时既紧张又自责,难过极了。项目汇报本来就时间急迫,多媒体中很多内容是导师精心思考、反复琢磨后制作的,甚至一个词语一个标点符号都是多次推敲后确定的。老师看着他不知所措的样子笑了笑,很平静地建议他先不要着急,看看office软件的自动保存功能,想办法能恢复一些是一些。最终大部分内容找到了,后面几张ppt还是需要重新做。老师安慰他说,后面的刚做完,可以回忆起来,重新做也很快。这件事让他感受到导师的大家风范,老师的仁爱感染了自己,自己也要做一个友善的人,胸怀宽广的人。另一位留校的学生说,在他的印象中,导师在他犯错误时并没有数落他、呵斥他,而是耐心详细地讲解劝说,这样他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导师的劝告,以后极少再犯类似的错误。他说,导师的言行举止对我们的影响远远大于他们的督导。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讲话中引用了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说,这样的“大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教书育人的使命,要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这是党和人民对大学教师的殷切期望。梅贻琦说:“教授责任不尽在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研究学问。凡能领学生做学问的教授,必能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因为求学与做人是两相关联的。凡能真诚努力做学问的,他们做人亦必不取巧,不偷懒,不作伪,故其学问事业终有成就。”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已成为我国教育界讨论的一个历久弥新的议题。导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道德的表率者。有人做过调查统计,博士生导师在回答“自己对学生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时,排在前三位的是治学态度、科研能力、道德修养。博士生在回答“导师对自己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时,排在前三位的也是治学态度、道德修养、科研能力。从这个结果看,导师与学生是一致的,但学生比导师更看重导师的道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导师的人格品质对研究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的影响具有根本性和长期性,往往大于学术方面的影响。

导师是高校学术造诣最高的群体,在学生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声望。学生敬仰导师,也对导师心存敬畏。导师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召力,也有直接的约束力。与本科生不同,研究生与导师建立了一种稳固的身份隶属关系。他们在进行课程学习讨论、确定选题、参与课题研究、参加专业实习、论文修改发表、撰写学位论文等大部分学业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平时还要协助导师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跟随导师参加学术会议等。这种特殊的师生关系给思想道德教育至少带来两个特点:

一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日常化。学生在与导师的密切接触中,导师的一言一行,甚至惯常生活的一点一滴都有可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记。有些学生对专题的思想道德教育宣讲印象不深,却对导师与他们一起吃自助餐从不浪费、节约用电用水用纸等珍稀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细节触动很大。他们意识到,这些日常小事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素质,对于当前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实实在在的作用,也是一个公民应有的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二是思想道德教育隐性化。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指导学生日常学习和科研,将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起到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可以为学生科研创新提供行为规范、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思想道德教育最忌讳的是远离实际的高大理论,脱离生活的空泛概念。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大道理研究生已经听了不少,他们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科研实际,从细小的事情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导师对研究生思想道德的养成具有独特的优势、便利的条件和特殊的效果。导师对研究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形成具有耳濡目染、润物无声之效。因此,总结推广优秀导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很有必要。

· 中国工程院院士做客“胡杨林大...
· 研究生院研工部党支部与研究生...
· 西安科技大学在2023年中国研究...
· 学校召开秋季学期研究生期中教...
·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 艺术学院举办“胡杨林大讲堂”
|
|
|
|
|
|
|
|
|
|
|
|
|
|
|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地址:雁塔校区北院教学主楼二楼,临潼校区骊山校园综合楼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