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传捷报 话丰收 提升研究生教育成效助推学校“双一流”
发布时间:2025-10-24 16:39     作者: 点击量: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作为全国乃至世界上比较权威的大学生创新赛事,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圆满落下帷幕,我校博士生项目《煤火智探——煤火灾害风险隐患精准监测与智能预测系统》、硕士生项目《矿脉哨卫——深部矿井冲击地压调控领航者》分别荣获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和银奖,实现了金奖“零”的突破。这是学校多年来深耕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结出的硕果,更是学校冲刺“双一流”关键指标的重大突破。

学校作为应急管理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陕西省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博硕士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成立了卓越工程师学院,大力推动工程类博硕士专业学位人才教育改革,学院招收了首届21位工程博士研究生,选拔了一批优秀工程硕士研究生,聚焦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服务面向国家能源重大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学校博硕士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博士招生规模年均增幅近15%,硕士招生规模年均增幅近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于陕西省属高校前列。博硕士研究生获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逐年增加,国家级奖项年均增幅近55%,研究生项目《深部煤岩矿压感知透明演绎与地表环境多维数据驱动精准预警技术研究》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24年度“揭榜挂帅”专项赛全国特等奖1项,取得历史性突破。学校现有研究生导师近千人,另聘请一大批企业兼职导师,33位研究生导师入选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其中8位学者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26位学者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232位导师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榜单。学校一批研究生导师荣获“院士”“院士有效候选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国家级人才称号,2个导师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学校“工程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农业科学”等6个学科进入了ESI全球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A-,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实现新突破。

获奖项目展示:

金奖项目《煤火智探——煤火灾害风险隐患精准监测与智能预测系统》,负责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刘韩飞。项目瞄准煤矿煤自燃防控痛点,根据团队首创的煤自燃分级预警理论,融合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本质安全型无线智能传感器、分布式光纤测温与AI智能研判等核心技术,研发出煤自燃精准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已服务陕煤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龙头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累计为客户规避重大经济损失超亿元。

银奖项目《矿脉哨卫——深部矿井冲击地压调控领航者》,负责人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郭宇阳。项目聚焦深部矿井冲击地压灾害现场预警调控难题,历经多年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率先提出冲击地压智能调控谛听-火眼-智控一体化解决方案。项目团队既发明微纳钻孔CT机器人,又通过自主研发的围岩分块反演协同属性智能感知技术,实现---多源数据监测;同步搭建煤岩压力可视化系统,并通过自主研发的多模态驱动冲击地压智能预警技术,实现冲击地压灾害的超前预警。依托互馈式矿压调控策略体系,系统可实时生成卸压方案;方案实施后,再由机器人实时反馈围岩状况,真正实现治理即见效。该产品应用后,不仅实现了降本增效,更切实保障了矿工生命安全,为深部矿井冲击地压灾害防治筑起坚实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