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快速过渡,通识教育受到了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不少高校就通识教育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复旦大学书院制、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等多种通识教育模式。2015年11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发起成立了“大学通识教育联盟”,致力于推动通识教育在中国乃至华语地区的发展。至此,在大学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共识,一场触及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在中国高等教育界悄然兴起。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却在通识教育的认知和实践上,存在着明显的偏差,具有推广价值的通识教育实践更是少见。
其实,不管是研究型高校,还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基本职能,而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获得社会认可的最佳路径。哈佛校长科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人才培养不止于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塑造受教育者的德行。专业教育传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时,有天然的优势,但塑造德行则是短板。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如果通识教育缺失,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难以实现,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职业技能训练的应用型高校也极易“蜕变”为现代职业培训中心,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和能力局限于过窄的范围内,难以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因此,推行通识教育,补齐专业教育的“短板”,是大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应然之举。
从我国大学教育的实践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主次关系,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次,专业教育因事关学生的就业更受重视。而事实上,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是共生的,是相互补充、交融的。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的灵魂和统帅,专业教育应该在通识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通识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完整的人”,把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融合在一起的专才教育才是合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明晰的通识教育理念,就难以达成卓有成效的通识教育实践。大学的精神所在,不仅仅是对现在负责,而且要对历史和未来负责。大学如何对学生的未来负责?首在育人。深化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一方面要深刻把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培养有用的“工具”。大学通识教育不是精英教育的产物,而恰恰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的专业教育存在的弊端,如果教育将每个个体局限在某一狭窄的专门知识里而缺少整体的关照,那么将会给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和方法带来很大的局限。
要想重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关键。通识教育功能实现的程度,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它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专业能力要求相契合的程度。铜仁学院将通识教育界定在“大通识”的概念上,为学生了解历史、理解社会和认识世界提供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因而将学校原有的“思政”“军体”“大学外语”“计算机”四大类课程均定位为通识教育课程,并称之为通识教育必修科目。同时,加大通识教育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学分比重,构建了“通识+专业+自主+项目”的课程体系,形成了通识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山”字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新设置了公民教育、科学精神、艺术审美、哲学智慧、国际交流、教师教育6类全校性通识教育模块。
强化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是提质的抓手。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不能只重数量不顾质量。课程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课程甚至会彻底沦为“水课”。铜仁学院加大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了包括课程开设、过程管理、质量评价的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制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2016年底,学校开展了通识教育课程大检查,尤其是对一些赏析类、实用技能类课程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清退了一批质量不高、对学生能力素质提高帮助作用不大的课程。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教师开设、学生选择思辨类课程的积极性。对于新申报的通识教育课程,如果教学内容与已开设课程相似,则采用挂牌授课的方式,教师通过各自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这样既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体验其他课程的乐趣,也能提升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是一个充满变数的生活工作环境,只有具备健全人格的高素质公民才能在面对复杂的生存环境时,始终坚守自己的价值追求,做出最有利于社会的选择,这正是通识教育所要实现的人才培养目标。